Content

现代长春墓地陵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?


长春墓地陵园作为人生旅途的归宿之地,不仅仅是安葬死者,更重要的是活着的人与逝者之间维系感情的纽带。墓园是文化传承的场所,也是一个充满浓厚文化氛围的环境优雅的地方,具有人文、景观、游憩于一体的具有积极现实意义上的公共设施。在欧美,墓园与公园有同义性。墓园公园化后,可称为园林艺术、建筑艺术、雕塑艺术和墓志铭艺术的荟萃地,成为先哲精神财富的展示地。一个好的墓园就是一个城市的编年史,墓园建设是社会亲和力营造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

现代长春墓地陵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?


国人虽避讳谈论死亡,但却很注重对死者的纪念,人们将逝者的骨灰埋葬在土地里,化为泥土,润泽生物。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,归于自然的生死观。


古代中国人认为,人类依附于自然,与自然息息相通,人与草木以及世间万物,其生长都离不开土地,死后也当“入土为安”,完成“天人合一”的使命。实际上,中国千年来对陵墓的设计正迎合了这一哲学思想。自始皇起,每位皇帝即位之后就开始为自己选择风水宝地,并大兴土木,修建皇陵,足见古代中国人对墓葬的重视程度。


俗话说:“山借树而为衣,树借山而为骨。”在选择墓地时,墓地的位置和朝向只是众多考虑的因素中的一个,陵园的园林规划设计,也可以调和整座园区的风水,所以古人认为“众山朝揖,万水翕聚”的地理位置是必要的,同时“明堂宽绰,池湖绦绕,左右前后眼界不空”的陵园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
现代墓园建设运用新思维、新理念、新方式,为我国传统墓园带来新的面貌和改变。孝恩园墓园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风格迥异的艺术雕塑,使墓园气势恢宏、风范典雅,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、相得益彰。为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,历史文化传播,缅怀亲人团聚,旅游休闲度假提供了理想的场所。


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不讳生死、活在当下,甚至死后不留骨灰、不刻墓碑的生死观才是现代人面对死亡的看法。除此之外,公墓如园林, 墓碑如艺术品,绿色殡葬蕴含着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祝福,更是现代审美水平的体现。

返回列表

Footer